『為什麼會有冬至?由來又是什麼』
juc2011.12.19 (週一) 8:45 PM
2011.12.22(農曆11.28冬至)夏季星空
冬至就是二十四個冬節就是冬至,
時間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。
依照我國傳統的曆法,以五日為一候,三候為一氣,
一年又分為十二節和十二氣,合稱為二十四節氣,
而節氣中的一個。因為它的日子並沒有固定,
所以和清明一樣,被稱為「活節」。
在冬至這一天,對於位於北半球的我們,
這時太陽剛好直射在南回歸線(又稱為冬至線)上,
因此使得北半球的白天最短,黑夜最長。
冬至過後,太陽又慢慢地向北回歸線轉移,
北半球的白晝又慢慢加長,而夜晚漸漸縮短,
正因為如此,冬至便成為曆法上重要的節氣之一。
更由於古人對於這種自然現象的變化規律有著深刻的認識,
所以有「冬至一陽生」的說法,
意思是說從冬至開始,陽氣就要回升了。
在古代,冬節曾是一個隆重的日子,在周朝,
就有利用「冬至」日郊祀祭天的記載,
又因為周曆的正月是夏曆的十一月,因此,
周代拜歲和賀冬並沒有分別,一直到漢武帝採用夏曆後,
才把元旦和冬至分開,因此,也可以說:
過「冬節」是自漢代才有的。漢代甚至在冬至前後,
從皇帝到百官都停止辦公,全部休假來慶賀這個日子呢!
「冬至」又稱為「至節」,因為它是「陰極之至」、
是「陽氣始至」,也是「日行南至」的節日。
又由於冬至過後,新年就在眼前了,
所以又有「冬節大如年」的說法,
意思是說冬至的禮俗和年節相差無幾。另外,
冬至又有如「亞歲」、「如正(新正)」、
「履長節」等的稱呼,民間則多稱為「冬節」。
又由於富人都過著豐厚的冬至,而窮人則只能貧苦的過夜,
於是又有「有者冬至夜,無者過一夜」、
「富人吃一夜,窮人凍一夜」的俗諺。
中國古有「冬至節」的風俗。冬至也叫「過小年」,
百官向皇帝朝賀,民間互相拜賀、宴請。普通百姓則食餛飩,
象徵咬破混沌天地,迎來新生。天津人則吃「冬至麵」,
謂麵條長長,祝白晝一天天長了。
中國的節氣是農耕風俗的載體,歷史過去了,
留下的是文化。節令風俗實際是農俗文化(食俗也是其中之一)。
如:中國北方有冬至宰羊,吃餃子、吃餛飩的習俗;
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、冬至長線麵的習慣。
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。
(一)較為普遍的是冬至 吃餛飩的風俗
早在南宋時,臨安人就在冬至吃餛飩,開始是為了祭祀祖先,
後逐漸盛行開來,民間有「冬至餛飩夏至麵」之說。餛飩發展至今,
製作各異,鮮香味美,遍佈全國各地。餛飩名號繁多,
江、浙等大多數地方稱餛飩,而廣東則稱雲吞,
湖北稱包麵,江西稱清湯,四川稱抄手,新疆稱曲曲等等。
(二)吃湯圓也是冬至傳統習俗
在江南尤為盛行。「湯圓」是冬至必備的食品,
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,
「圓」意味著「團圓」「圓滿」,冬至吃湯圓又叫「冬至團」。
民間有「吃了湯圓大一歲」之說。湯圓可以用來祭祖,
也可用於互贈親朋。舊時上海人最講究吃湯圓。
古人有詩云:「家家搗米做湯圓,知是明朝冬至天。」
(三)吃狗肉和羊肉
北方還有不少地方,在冬至這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習俗。
因為冬至過後天氣進入最冷的時期,中醫認為羊肉、
狗肉都對壯陽補體有功效,民間至今有冬至進補的習俗。
總之,冬至是一個內容豐富的節日,據傳,
冬至在歷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,曾經是個很熱鬧的日子。
而在今天,江南一帶仍有:
吃了冬至夜飯長一歲的說法,俗稱「添歲」。
留言列表